瀑 布
教学目标
1、通过课文学习,学生会认5个生字,会写8个生字,能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。
2、在学习中,感知比喻句,通过比喻句产生联想,体会诗意,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。
3、理解课文内容,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背诵课文。
4、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,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。
教学重点
1、练习独立认识字词。
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。
教学难点
学生对比喻句的认识,选用。
教学准备
1、关于瀑布的录像资料、海浪松涛的录音、生字词等制作课件。
2、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瀑布的资料。
第一课时
教学目标:
1、通过课文学习,学生会认5个生字,会写8个生字,能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。
2、理解课文内容,能正确、流利地朗读课文。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课题
1、师:孩子们,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——瀑布。跟大家聊聊你对瀑布的了解。
生:自由交流。
2、揭示课题。
师:瀑布的雄伟壮观令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深深的印象,写了很多赞美瀑布的诗篇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笔下的——(生齐读)瀑布。
4、指导记“瀑”字。
师:跟老师一起来写写这个字,(瀑布是水,但又不是一般的水,它的右下部分是变形的水字,样子就像溅起的水花。)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?
生:(加一加:氵+暴,换一换:顺口溜)
二、初读课文,读通
1、范读课文。
师:现在就请孩子们闭上眼睛用心灵跟着老师一起去感受。(师配音读)
2、交流
师:孩子们,你感觉到了什么?听到了什么?或者眼前出现了什么?
生(1、我听到瀑布的声音——师评价:你真会听。2、我仿佛看到了白白的瀑布——师评价:你真是个会感受的孩子。)
3、生自读课文
师:才听了一遍,咱们就有了这么多的收获。要是咱们自己走近瀑布看看,走进课文读读,相信大家会有更多的收获。现在请大家看到课文,自己去读读课文。注意读准字音、读通句子。(强调)
生自己读文,指导做好标记。
4、请生读文。
师:现在我们请同学来读读课文,其他孩子注意听如果他能把这一小节字音都读准了,我们就把赞美和鼓励通过掌声传递给读课文的孩子好吗?
第一小节:(预设一:孩子把第一小节的读音都读准确了。师:孩子们,他读得怎样?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。预设二:没有读准。师:老师看看谁是最会发现的孩子?请生纠正。)
第二小节:(预设一:都读准了。师:他把字音都读准确了,真了不起。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小节,注意“转”是三声,“衬”前鼻韵。预设二:字音未读准确,纠正读音。师:山路忽然一——生读:转指导读音是三声。)
第三小节:师:请这位同学读一读。生读。(预设:好伟大呀,一座珍珠的——屏)
5、课件出示词语,学生自读
师:多好啊,我们已经会读这首小诗了,为了把诗读得更美,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(出示ppt)
瀑布、瀑布的声音、岸滩、松林、这般、比喻、衬着、仰望、尘雾、千丈青山、叠叠的浪、阵阵的风、一道白银、瀑布脚下、一座 珍珠的屏
师:先自己小声的读一读,然后当当小老师来教教大家。
6、小老师带读,大家跟读。
师:请你来当小老师。
指名领读,生跟读。
指导偏正短语的读法:什么的声音?生:瀑布的声音。“的”是助词,注意轻轻的读。
7、交流识字方法,识记生字。
出示需要认的字。
师:这些字就是要求我们要会认的字,看看你用怎样的方法记住它们?
生交流识字方法(评价语)
三、指导写字。每个字写两遍。
师:这是要求我们会认的生字,我们来写写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有哪些?出示ppt:
师:我们一起来写写“脚”字,它是什么结构?
生:左中右结构
师:注意了,中间的“去”一定要正,整个字才能写好看!
师:自己写一写。
生练习
四、再读课文,读懂
1、自读课文,思考:诗中每一小节在写瀑布的什么?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,用波浪线画一画。第一小节写瀑布的声音大而连连不断。
第二小节写从远处看到的瀑布的形态。(样子)
第三小节写从近处看到的瀑布形态及作者的感受。(远、近)
(二、三小节作者在瀑布的什么位置? )
师:咱们已经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语,再自己读读课文,请孩子们边读边思考每一小节在写瀑布的什么?你是从哪读出来的,用波浪线画一画。
2、交流:
师:谁知道第一小节在写瀑布的什么?
生(瀑布的声音)
师:你从哪看出来的?把你勾的句子读一读。
生读
师:作者说瀑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?
生读(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,又像阵阵的风吹进松林)
师评价:读得很通顺。
教师板书:声音(指导学生笔记:声)
师:第二小节又在写什么呢?
预设一:在写瀑布的全身——也就是在写瀑布的样子。(板书样子)
预设二:在写瀑布的样子。
师:谁读懂了第三小节?
预设:写瀑布像一座珍珠的屏。——师:那也是瀑布的——样子(指板书)
师:第二小节和第三小节都是在写瀑布的样子,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?(疑惑)回过头来看,快速的自由读,看看有什么不同。
预设一:站的位置不一样
师:哪不一样?
生:第二小节是远处的样子,第三小节是近处看到的。
师:第二小节是远处,你从哪看出来的?
生:山路忽然一转,啊,望见了瀑布的全身
师:从哪个字我们可以看出是远处?
生:望
师:将“望”打上三角形符号。
师:那第三小节呢?
生:瀑布脚下
师:这是远处还是近处?
生:近处(板书:近)
师:近处的瀑布是这个样子的——生读
3、理清脉络,读顺
师:孩子们,回头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小节(3个)第一小节写(瀑布的声音)
还没看见瀑布,先听见瀑布的声音——引读
师:第二、三小节写瀑布(样子),第二小节写的是(远处的样子)第三小节写的是(近处的样子)
师:远处的瀑布是这样的——山路忽然一转——引读第二小节
师:站在瀑布脚下仰望我们看到了近处的瀑布,好伟大啊——引读第三小节。
师:是啊,这样壮观的景象,能不让我们陶醉吗?叶圣陶老爷爷也被这壮美的景象吸引住了,他写下了一首诗歌,诗歌中的瀑布有声,有形。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节,美美地读一读吧!
4、小结:瀑布这样美丽,难怪吸引了不少的游客,叶圣陶老爷爷一听到瀑布那震耳欲聋的声音就迫不及待得想看到它,从远望到近看,真真切切得感受到了瀑布那壮观秀丽的美,只要我们再仔细品位,你还能发现它有更多吸引你的地方。
板书设计:
声音
瀑 远
布 样子
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