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近自然,检验毅力(记三、一班家校活动)
这次家校活动已经筹备了很久了,其实这个提议早在一年前豆豆妈妈就已经说起。她说如今的孩子经常呆在城市中,出门都是坐车很少有机会亲近自然,所以希望孩子们可以有机会爬爬峨眉山。一直担心孩子太小,也担心安全问题,所以推迟到现在。
在会长、巧童妈妈、豆豆妈妈以及各位组长的辛勤付出下,我们终于迎来了这个日子。一早出发来到峨眉山下,准备今天的行程。其实自己已是很少运动了,说起体力已经不似从前了,五一从石象湖归来都觉疲惫,一直担心身体是否异样。孩子们说起爬山很是兴奋, 一直领先于大人。
早想到很多家长的体力未必可以承受得住爬山,因为大家都习惯了车来车往,很少会有机会这样徒步锻炼。于是告诉孩子们这次出行和以往不同了,咱们已经长大了,要学会当回小大人,照顾好自己的爸爸妈妈,学会团结合作,照顾好队友。于是一路上会听到很多让人欣慰的话:
杨稷兴 这次有很好的体力,一路上一直话语连珠,而且不时的回头帮助老师同学。有一幕是他帮助身材瘦小的葛阳川,川川的一席话让我既觉好笑又是感动,他说:“谢谢你,虽然你不是我们这组的,但是你还是选择帮助我。所以我要谢谢你。”这种语气真的挺好玩。
父母们都在不停地喘着的大气,而孩子们满头大汗却没有抱怨一下,一直告诉我我是第几个爬上来的。看来他们真的很享受 这种体验,毕竟孩子是需要和自然有这样亲密接触的。一路上担心孩子们的安全,因为脚步跟不上他们,所以难免心里焦急,这样的活动让自己一路上都是提心吊胆。
欣慰于我们安全抵达,其实大家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下来山下的。还有几对家庭是比较兴奋的,还要在山下合影留念。很多已是觉得承受不住了,算起来自己也是早已累得精疲力尽了,因为自己在运动上一直比较白痴。但是作为孩子们的榜样我不得不咬紧牙关向前冲 ,这也许就是内心的潜能吧。相信很多家长亦是如此,换成我们任何人心里早已是在打退堂鼓了,不过因为在孩子心里的伟大形象都在用力登爬。这就是我们的潜能。
其实这就是一次体验,在通往成功路上我们都会经历登山的集中心境变化,满怀斗志——疲惫——想要退缩——这里出现两种情况(一种选择放弃,一种继续前行),所以结果也就是两种(失败,成功),很高兴我的孩子们全部选择的是成功之路,没有一人放弃,没有依然退缩。真的很为你们骄傲!我想多年之后,当他们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到挫折时,他们回想起那一日爬山时的点点滴滴,而有所启发,只要努力坚持,是会看大成功的。
晚上回来更是让我感动,原本以为大家都很辛苦了!应该早已没有精力来总结这次活动了,却收到一条短信“真的为三年级一班的小朋友鼓掌,这段山路平时很多大人爬着都很吃力,选择此次路线时,我一直都担心他们会半途放弃,但今天的孩子们没有一个掉队,看着他们爬完山后,狼吞虎咽的吃着米饭,开心的在坝子里闹腾时,我心里在想,是我们低估了孩子们的潜力,他们今天为我们好多家长做了榜样……真为他们的成长感到高兴,同时也要跟老师们说声:辛苦了,特别是罗老师,脚还肿着,为了这些小鬼活动原满,依然带伤而进,感动!"
一路前行,感谢有你们的辛勤付出。时常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要真的离开会舍不得什么?答案是舍不得孩子们,更舍不得这群可爱的家长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