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以“以生命为本”为核心,以“发现、唤醒、培育生命”为己任,以“生命的成熟,生命的自由”为教育追求,以“会生活,体验生活的快乐;会学习,领悟生命真谛;会创造,彰显生命价值”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。

翡翠教学常规解读

发布于2011-11-2
来源翡翠实验学校
作者管理员
浏览量1985

常规名称
要 
教育价值分析
培训建议
课前
等待
 
1、铃声响起后,停止一切活动,快速、安静、有序地进入教室;
2、静息等候,双手置于桌上,左手在下,右手在上,头放手上,脸朝门口;
3、值日生对静息情况进行巡视
4、书、文具统一规范摆放。
1、懂得珍惜时间。
2、崇尚“规则”,明白各时段有一个最应该完成的任务。
3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 4、平复心境,保证良好的上课效果
5、课前安静的状态,既是对上课教师的尊重,也是对其他同学的尊重。
 
1、每节课的上课教师是第一责任人,须关注、规范学生进教室和静息情况
2、每个初始年级的学前教育是关键,一开始就应让孩子建立正确的规范
3、各班要建立健全值日生职责:
(1)擦黑板
(2)检查静息
(3)呼口令
师生问好
1、教师宣布上课,值日生呼:准备。全体学生坐正,头直立,双眼注视老师;
2、值日生呼:起立。全体学生从座位起立,向左(右)一步出列站立于教室通道上,队列横排和纵行对齐;
3、值日生呼:敬礼。全体学生行鞠躬礼45°,身体立正后,注视老师,齐呼:老师,您好!
4、教师回礼:同样行鞠躬礼45°,眼睛巡视全班,回应:孩子们好,请坐!
 
1、尊重是相互的,学生尊重教师,教师也应尊重学生
2、良好的礼仪礼貌就应该从课堂的点滴做起
3、通过规范的仪式告诉孩子:现在已经是上课时间,应该调整自己的状态,迎接上课
4、教师可以通过这一环节,观察出学生的状态(如个别学生有可能身体不适),及时调整。
 
1、上课教师需要关注孩子的站立姿势,及时纠正、规范
2、值日生的口令要训练:声音响亮、简短有力
3、班主任应该着力训练孩子的站姿:
(1)站立到过道上
(2)站立时,双腿靠拢,背直立,双手自然下垂,双眼目视老师
(3)鞠躬时,呼:老师;立正后,呼:您好!声音要亲切,柔和。
 
听课
1、坐姿:身体坐正;背挺直;双手置于桌上,左手在下,右手在上(左利手相反);双脚平放,与肩同宽;目视老师,专注倾听。
 
1、端正的坐姿,能够确保孩子在课堂集中注意力倾听
2、双手置于桌上
(1)保证举手发言的便捷
(2)保证学生不搞小动作
1、初始年级第一个月是关键,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强化学习此常规。
2、课堂上,教师要运用表扬、提醒、评比、声音高低变换等多种手段调控学生坐姿(低段尤其重要)
举手发言
 
1、教师提问后,应认真思考,积极举手发言
2、举手时,左手平放桌上,右手高举;
3、待老师指名后,左跨半步或右跨半步从座位起立,站立于通道上,身体直立,双手自然放于身体两侧;
4、发言目视老师,声音洪亮,表述完整通顺;
5、当有人发言,其余同学放下举起的手,根据需要将头自然转到该同学方向或黑板方向,目视、倾听。(在发言同学前排就座的同学左(右)侧转向发言同学,注视,倾听)
1、倡导积极思考,但更应该强调“借脑”的作用
2、别人发言时,放下手倾听,既是对他人的尊重,也是一种“学习”——向同学学习。
3、课堂的精彩源自课堂的生成,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发言中的“点”予以点拨、指引,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。
1、每一个初始年级要建立起发言的常规规范
(1)举手
(2)站姿
(3)发言的声音
(4)倾听习惯
2、任课教师当堂关注学生的发言习惯,对不规范的行为予以纠正。
3、对于孩子发言,给予耐心倾听,并培养孩子听的习惯
教师板书
教师板书时,全体学生目光关注板书内容,并随教师板书节奏书空,文字学科尤其要如此。
1、培养孩子对教师的尊重,确保课堂秩序;
2、抓住每一次练习的机会;
3、让孩子的思路紧随教师上课的思路。
1、初始年级应该培养孩子目光跟随教师板书并随板书节奏书空的习惯;
2、任课教师当堂关注并及时纠正。
读书
1、坐着诵读,双手捧书,与桌面成45°斜角;
2、集体朗读控制音量,
将文本的理解以节奏及声音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;
3、个人诵读声音洪亮,双手捧书于胸前,与水平线成45°斜角;
4、诵读完毕,轻放书本。
1、45°斜角是人阅读时视觉的最佳角度;
2、个人诵读时声音洪亮旨在通过孩子大方地在人前表现与表达,培养孩子自信、沉稳、大气的心理品质;
3、集体诵读时控制音量旨在教会孩子懂得个人只是团队的一分子,团队力量来自每一个团队成员,个体生命融入团队是凝聚团队力量最好的方式。
1、抓住学生每一次诵读的机会进行培养,如若集体诵读声音太大,要调整和纠正,尤其是团队中有语速过快和音量太大的孩子要关注;
2、个体诵读时必须做到声音洪亮,大方沉稳,对胆子小、天生羞怯的孩子要有耐心给予引导,鼓励他们战胜自我,在音量一天天变大的过程中,孩子的大方与自信正得到培育;
3、初始年级是关键,随后每一次的关注跟进方能将习惯固化与内化。
小组讨论交流
1、出示讨论问题,并提出讨论要求,待老师下达“开始讨论”口令后,学生方可进行讨论。
2、讨论时,前排学生身体自然后转,加入讨论
3、小组讨论,声音以小组成员能听见为宜,不可大声喧哗;
4、讨论时,各组应该确立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表观点;
5、发言人起立发言,小组其他成员可为其发言做补充,规范为:“我为他(她)进行补充”
6、其他组若持相反观点,则可进行反驳,发言规范为:“我们组认为……”
1、讨论,向别人学习是孩子习得知识的重要方式
2、明晰讨论要求,才能开展有目的、有秩序的讨论
3、有序的讨论才能带来真正的收获
4、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,发言人不仅仅代表他自己,更代表这一个小团队
5、观点的形成是在借鉴、推翻、修订、完善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
1、从初始年级开始训练规范讨论的常规,包括:
(1)分组:一般4—6人一组,选取一人任组长(轮流);
(2)讨论流程:听清要求,每个人小声发言,确立本组观点,指定发言人,
(3)发言人大方发表观点
(4)其他组员在发言人发言完毕后补充
2、依讨论的议题为主,看是否需要设置记录人或完成相应的任务(绘制图表、摆放学具、记录观点)
3、抓住每一次讨论的机会进行规范,尤其是发言的有序、声音的控制和小组意见的归纳。
课堂作业(练习)
1、作业本封面书写规范,字体均匀排列:
(1)校名:   
(2)班级:采用简写,如: 1
(3)教师: 
(4)学生:**,两个字的占横线的前后;***三个字的,占横线的前中后,均匀排列
(5)学号:写自己的学号:*   
2、写字的姿势:写字做到三个一,
3、作业本内页的书写,教师需要约定一个范本,每次作业之间空两行;
4、教师批改后,及时发给学生改正,并注明:改;改后的练习教师要做出明确判断。
1、规范作业本的封面能够展现一个学生乃至一个学校的面貌
2、给孩子生命以“干净”、“整洁”、“有序”的滋养
3、书写上的有序、规范,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
 
1、从初始年级就开始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规范:
(1)书写的格式,教师要范写
(2)书写的姿势:教师要给正确范例,不断纠正、强化
(3)对于书写不好的孩子,教师要面批、范写,并要求重新完成。
2、保证作业本封面的整洁:
(1)确保手、桌面的干净;
(2)写字时习惯手肘从内向外移动;
(3)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业本的两个角,每次理一理;
(4)教师将作业本收齐后,可将上面一组反扣,或是用重物压一压。
收发作业
1、学生按列分组;
2、发本子时教师或值日生将作业发到每列排头,然后,孩子们从前往后传;
3、收作业本时,由后往前传,后一个同学依序将自己的作业本放在前一个同学的本子上面,与发本子时的顺序刚好吻合;
4、排头同学收齐小组同学的作业本,置于书桌的左上角,等待值日生或者科代表收取。
1、流程管理是建立秩序最重要的环节;
2、依序发与收,会最大限度地节约上课时间,是尊重生命的表现。一节课只有四十分钟,随意浪费将影响教学质量;
3、将每一个环节进行固定,便于教师在第一时间发现教学中的存在问题。
4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。
1、初始年级零起点培养;
2、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是强化巩固的最佳时机;
3、不放弃任何一次训练的机会;
4、每一位教师都是常规践行的责任人。
下课
1、下课铃响后,教师呼“下课”口令;
2、值日生呼“静息”,全体学生静息等候下课
3、值日生呼“起立”,全体起立,呈立正姿势,鞠躬45°,呼“老师,请休息”;
4、教师回礼:“孩子们,请休息”;
5、值日生提醒:“请大家做好课后三件事”,并请当堂教师签署《教学日志》
6、学生做完课后三件事后,方可离开教室休息。
7、如本节课后有眼保健操,本节的任课教师须在眼操完毕后方可下课。
8、如若离开教室上课,值日生关闭电源。
1、有了规范的形式,才有可能形成良好、固化的习惯。
2、每节课课后三件事的提醒有助于保证下节课的从容,经常提醒才能养成习惯,习惯融入血液便是优秀品质的培养。
3、随时检视电源(灯、电视机等),即节约资源,又有效防范安全事故。
1、从教师宣布下课,师生互致问候后,一节课方才结束,学生方可进行自由活动;
2、从一年级开始,规范培养学生:
(1)课桌椅对齐地面标线
(2)捡尽自己视线范围内的纸屑;
(3)规范放置下节课学习用具;
3、值日生(清洁委员)每节课下课要巡视本班课后三件事的落实情况。
 

热点内容Latest Hot
   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
    Copyright © 2025 Leshan Feicui Experimental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学校地址:乐山市市中区紫荆路1669号 联系电话:0833-2355711 18990653970  邮箱:lsfeicuischool@sina.com lssfcsyxx@sina.com
    版权所有:乐山市翡翠实验学校技术支持:网站建设仕航软件 备案号:蜀ICP备11027424号/48_6.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