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以“以生命为本”为核心,以“发现、唤醒、培育生命”为己任,以“生命的成熟,生命的自由”为教育追求,以“会生活,体验生活的快乐;会学习,领悟生命真谛;会创造,彰显生命价值”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。
乘法的初步认识(黄维敏)
发布于2014-10-10
来源翡翠实验学校
作者管理员
浏览量2391
乐山师范附小翡翠实验学校数学备课表(单元解析表)
年级 二年级 备课组成员:黄维敏 备课时间 2012年9月
课题
|
乘法的初步认识
|
修改调整
|
内
容
解
析
|
1、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和义务课本相比,编排上主要由两个变化,除法不再结合着乘法同时出现,主要是为了分散难点。二十乘法的意义不变,但从课本修订开始时,不再区分乘数、被乘数。本单元课本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、乘法的口诀两节,包括下面一些内容:乘法的初步认识、2~6的乘法口诀、乘加和乘减式题、用数学。
2、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,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、除法的基础。这部分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了一下几个特点。
(1)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,如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、认识。课本在编排上仅仅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,通过学生熟练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,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,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、分析、比较,从而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之中。
(2)重视直观演示、观察指导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。在本单元课本中出示大量的直观图,直接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材料,为学生动手操作提供了基本素材。学生在操作中形成概念、掌握知识,真正实现由感性想理性认识的过渡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。
(3)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很大空间,如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,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,学生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,加深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,从而更好的掌握乘法口诀。
(4)重视基础知识教学,提供了多种练习形式,帮助学生熟记口诀。如,利用课本提供的资源,组织“对口令”、“找朋友”、“夺红旗”、“摘水果”等熟记口诀的游戏活动,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。又如,“开火车”、“送信”、“接力”、“登山”等,这些练习形式既具有游戏性,又便于全员参与,都是很好的练习形式。
|
|
单
元
目
标
|
1、知识与技能。
(1)结合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,认识乘号,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。
(2)熟记2~6的乘法口诀,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。
(3)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。
2、过程与方法
(1)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。
(2)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,在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的过程中,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。
3、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(1)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哎学习、爱劳动的教育,培养学生认真观察、独立思考等良好习惯。
(2)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,增强学数学的信心。
(3)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。
|
|
重
难
点
|
1、重点
(1)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,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。
(2)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~6的乘法口诀。
2、难点
(1)理解乘法的含义。
(2)用乘法计算的问题。
|
|
教
学
策
略
|
通过实物图、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对照,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,通过让学生经历编制2~6的乘法口诀过程,体验口诀的来源,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。
|
|
课时安排
|
乘法的初步认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2课时
2~6的乘法口诀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7课时
整理和复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课时
|
|
乐山师范附小翡翠实验学校数学备课表(课时备课表)
年级 二年级 备课组成员: 黄维敏 备课时间 2012年9月
课题
|
乘法的初步认识
|
教学课时
|
1课时
|
修改调整
|
内容
|
课本第44~47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,课本练习九1~4题
|
|
||
课
时
目
标
|
1、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。
2、认识乘号“×”,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,知道乘法与加法的关系。
|
|||
重点难点
|
重点:乘法的意义、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,乘法与加法的关系
难点:乘法的意义。
|
|
||
教学准备
|
教学ppt、题卡
|
|
||
教
学
过
程
|
一、情境导入
出示主题图
师:今天,我们先到一个好玩的地方,瞧,你们看到了什么?
生:很多小朋友都在玩耍,有玩……有玩……
师:玩……多少人?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?你呢?
引导学生说出数、加。板书:数 加(副黑板)
生:桌子有3张,气球有5个(教师注意学生使用的量词)
生:我是数(我是用加法)得到这些数据的。
师:通过数,通过加,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数学信息。
二、新授
(一)乘法的意义
师:现在来看看谁是获取数学信息的高手?活动课上,同学们用
小棒拼图形。
ppt出雨伞图
教师先播放1个雨伞
“这是什么图形?”“是由几根小棒组成的?”
生:这是雨伞,是由5根小棒组成的。
教师再播放出3个雨伞,
问:这4个图形是一共由几根小棒组成呢?
学生思考得出结果,追问:怎么得出的?请用学过的知识列出算式?
学生列出算式:5+5+5+5
(请和我一起书空算式)
板书:5+5+5+5
(二)ppt出△图和◇图,环节同(二)
得出算式:3+3+3+3+3+3
4+4+4
(教师在书写算式时,引导学生书空,这样让学生确切地感觉到书写这样的算式十分不便)
过程:
1、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?
(引出加数)
2、他们都有相同的加数?
3、这些式子中的加数是哪些?
板书:相同加数。
(注意让学生表达时,表达更加完整)
预设:
学生说出麻烦后,思考现在才写几个,如果是50个怎么办?100个怎么办?
学生会说:“用乘法。”
教师:说对了,孩子们,就是乘法,(板书:乘法)关于乘法你都知道了些什么?
你是怎样知道的?
我会2×3=6
教师:2×3是什么意思?它和我们学习的加法有关系吗?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些问题。
板书: 加法
2×3=6表示?
(三)引导学生观察
师:能干的孩子会发现这三个式子有相同之处。
生:他们的加数都是相同的。
教师板书:相同加数(副黑板)
(这里让学生多观察三个算式之间的相同之处,说到一点教师归纳一点,最后将两点一起归纳为一句话,乘法的意义就出来了!(都有一个相同的加数,有一定数量的相同加数的个数)
师:请看算式,这是它的相同加数是(5),有几个5?(3个5)
教师板书:3个5
算式2中,的相同加数是(3),几个3,(6个3)
算式3中相同加数是(4),几个相同加数(3个)。
引导出:这些3、6、3是什么?相同加数的个数。相同加数有一定量的个数。板书:……的个数。
副黑板: 相同加数
△△
相同加数的个数。
△△
(四)夯实练习
师:比一比,谁的反应最快,请快速地找出算式中的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。
ppt出:1、2+2+2+2
2、5+5+5+5+5+5+5+5
3、9+9
4、7+7+7+7+7
提问:相同加数是?相同加数的个数是?
齐读:( )个( )
接下来要提升难度,请你用( )个( )来表示这个加法算式。
5、6+6+6+6+6+6+6
6、3+3+3
7、4+4+4+4+4
8、8+8+8+8
(五)引出乘法
想这样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运算,我们就叫做乘法。
板书:乘法
4个5可以写成 4×5 或者5×4
板书:4×5 5×4
师:这里出现的新的符号,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?
生:乘号!
师:你是从哪里学习到的呢?
师:这个算式怎么读呢?
4乘5或者5乘4,教师板书:读作 4乘5
5乘4
小老师教读1次,同学们跟读一次。
个体学生教读时,学生声音要洪亮。
师:我们把这些都叫做4乘5的好朋友,现在请大家来给下面的两个算式找找好朋友。
(将加法圈住,再将两个乘法圈住)引导一个加法可以写出2个乘法算式。
教师板书,学生读2次算式。
(六)改写
你还能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?来试一试(重新使用刚才的ppt)
前四个,先思考,请你来。
后四个,会说了,要会写,就更有本事了。
3+3+3
(1)为什么只能写出1个算式?
因为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是相同的。
(2)你还能说出和这相似的乘法算式吗?开火车的方式说一说。
(3)总结 当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时一样的。
2+5+3=
为什么这个算式不能直接写成乘法算式?
因为算式中没有相同的加数,也没有相同加数的个数,所以不能直接写成乘法算式。
拿出课堂练习本,我们在本子上写一写。
这个乘法算式是什么?书写的时候,先写……一个小拇指的距离再写第2个,注意抵着下线写,这样才规范。
教师引导学生写第一个,快速工整地写出下面这些式子的乘法算式。
学会在本子上写字,从离上线一点点起笔,落在下线上。
就像孩子们排队一样,有间隔才会更好看。
写字:对齐左边线,另外一个对齐右边线。
学生写,教师走动观察并评价。
三、练习
(一)情境练习
做一做 46页 1题
4题:小熊猫也请大家帮帮忙,你能回答出熊猫的问题吗?
学生观察并计算。
(二)小游戏
红色卡片找朋友。
黄色卡片发给同学。
如果你手中卡片上的内容是老师手中算式的朋友,就请你快速地上台来,告诉我们朋友是什么?下面的同学一起配合,老师问道
口令:4×5的朋友在哪里?
对:4×5的朋友在这里。
按照顺序从左到右,说:我是4×5的朋友:4个5相加。
如果正确,下面的同学,掌声表示同意。
(每个小朋友都有1张卡片)
四、提升
请根据这个乘法算式,写出2个加法算式,可以课间讨论,有答案的孩子请来告诉黄老师。
(积极学习的孩子给他小礼物)
|
知识点一步一步落实到位。
知识点学习后运用于生活中。
节约时间去攻破重难点。
善于把握课堂上生成知识的契机
|
||
板书 设计
|
相同加数 乘法
△△ 5+5+5+5 乘号
4个5 4×5 4乘5
相同加数的个数 或 5×4 5乘4
△△
3+3+3+3+3+3
6个3 6×3
或 3×6
|
|
||
练习设计
|
|
|
||
教后反思
|
想起这份教案确实准备了蛮长的时间。刚开始,李校告诉我说,这次的课要被订为研究课,自己心里便知道必须严肃认真对待。
第一次备课,过完教材后,发现乘法并不是那么好上的。总是觉得导入和练习的落实不太出彩,所以将框架写好后,暂且定在那里,等周一上班时和z罗讨论讨论,制定一个比较出彩的亮点。
第二次备课,周一“厚脸皮”的拉着z罗开始讨论了,z罗也很肯定了我的过程,当时也动了些'“大刀子”,比如板书、过程、出现图形的细化,渐渐地这节课就在心中有个初步的模型了。
虽然经过第二次备课,课堂的大概模型也有了,但是总觉得练习过程和整节课少了些什么?一种感觉,太中规中矩了!课堂的精彩可能会完成呈现不了!所以这成为我一直思考的问题。
大概一周过去了,突然再次钻研教材时,受到语文课的启发,设计了一个小游戏,这个小游戏是找朋友,是一个提升训练,希望学生能将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联系在一起。可是思路是有的,但是如何去操作、如何给学生提出要求,言语还没有理清出。
本来预定第七周星期4上公开课的,但是李校还没有看过我的教案,所以就将试讲和公开课都往后面延迟了。邓校说李校晚上给我们说课,那就先把教案传给李校看看吧,其实心里抱着“早死早超生”的念想(不好,不好,李校他们晓得啦,骂死)。
星期四的晚上到来了,总体评价了一下:大环节没有问题,小细节需要处理,2点建议用红色的字体在我的教案中提示出来了。
第1,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,多用一些时间让学生去发现去观察算式的相处之处。
第2,最后活动环节设计很好,但是请保证每个孩子手里都有一个卡片。
晚上等着李校吃完饭后,边让我们几个在幼小班的教室里面说课,当时脑袋里面一片混乱,管他的咯,说了再改呗。
结果李校说了几点,加入了一些练习的层次,也告诉了我,在备课和说课过程中,你要快速地反应出当你说出这些话时,课堂会呈现怎样的状态,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,这就是画面(情境)再现,自己做得确实不够。突然发现自己对数学教学设计又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与提升:
1、在课堂中,并不一定要求知识点多,而是让学生夯实所要掌握的知识点。
2、所有的练习不是全部要在课下完成,适当地精妙地练习设计就可以让学生夯实知识点,体验充足的作业量。
感觉自己又笨了一下。呵呵,晚上就开始改,理清思路,规范语言,再理清思路,再修改课件,再理清……不断得重复,真的很感谢在这条教学的路上,很多人陪我作战:z罗、李校和萍二姐。
凌晨了,二姐还在陪我练习着思路和预设生成……
今天站在了一班的教室里,和这群孩子们一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,但是新的问题出现了——课堂的生成。孩子们灵活的思维和知识的前瞻性超过了我的预设,所以当学生提前说出乘法时,倒让我有些手足无措,散打似的络了过去。评课时,也知道自己没有这种把握学生知识生成契机的意识。放弃了,也就放弃了一个亮点。请增强这种意识吧,我对自己说的,因为学生是主体。
末了,试讲结束,公开课继续着,相信自己还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地方,加强对语言的锤炼和练习的设计吧,这将成为下一个要攻破的堡垒哟!
1、多让学生说一说,重复说知识的关键点。
2、评价与不准确,如陈诺回答时,意思正确只是不准确时,教师可以说:“老师明白你的意思,有人可以说得更加简洁吗?”
3、乘法的定义在于加法的简便运算。
4、4×5可以看作4个5,多做一个练习。
5、加数相同。
|
|
- 上一个:角的初步认识(黄维敏)
- 下一个:认识条形统计图2(黄维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