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以“以生命为本”为核心,以“发现、唤醒、培育生命”为己任,以“生命的成熟,生命的自由”为教育追求,以“会生活,体验生活的快乐;会学习,领悟生命真谛;会创造,彰显生命价值”的合格公民为培养目标。
小扇子(桑晓琴)
发布于2015-3-25
来源翡翠实验学校
作者管理员
浏览量2620
课题
|
小扇子
|
课时
|
1课时
|
修改调整
|
课时目标
|
1、简单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、种类及欣赏价值,尝试着采用多种材料来制作小扇子,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,进而创造出形状各异、图案不同,可以在不同场合使用小扇子。
2、能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,制作出材料不同、外形各异、美观的小扇子。作品体现出实用性、观赏性。
3、在学习和了解有关扇子的文化、种类及欣赏价值中,激发学生 ,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感及对生活的热爱,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。通过教学活动,学习与人交往及合作,增加同学之间的亲和力,培养学生的自信心,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设计思想,勇于展示自己的个性。
|
|
||
重点难点
|
重点:初步了解扇子文化,学习小扇子的设计与制作。
难点:小扇子的构思设计、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。
|
|
||
教法
|
|
|
||
学法
|
|
|
||
教具使用
|
课件、扇子、剪刀、胶水、手工纸、各种杂志及废弃物、彩笔等。
|
|
||
教
学
过
程
|
一、导入
以猜谜游戏引出小扇子:“打开半个圆,合起一条线,左右慢摇摆,清风徐徐生。”
课题《小扇子》
二、扇子文化(ppt)
你知道人们使用扇子已经有多少年了吗?(3000多年的历史)
我国是扇子的发源地。早在商代时期就有了扇子的雏形叫“扇汗”,类似我们今天的雨伞能遮日避雨作用。后来演变成“华盖”,又演变成长柄的大扇称为“障扇”用于帝王仪仗队装饰。象征王权。
西周时期扇子开始作为纳凉工具使用,仅限于贵族阶层。有长柄扇,更多是用禽羽雕瓴制成的羽扇。到了汉朝在民间开始流行,多为竹扇、蒲扇、绢扇(团扇),一直沿用至今,人们还在使用扇子纳凉。
三、探索与研究(ppt)
1.同学们你们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扇子?
2.扇子除了可以纳凉外还可以干什么用?
3.说一说图中扇子的名称(团扇、羽扇、竹扇、折扇)。
4.说一说这些折扇的扇面表现了哪些内容?
5.学生分组研究:
1)扇子由几部分组成?(扇面、扇柄、图案)
2)说一说扇子的外形有什么不同(扇形、多边形、圆形或苹果形)
3)扇子的图案有什么不同?(卡通动物、人物、植物)
4)扇子是用什么材料做出来的?(纸、檀木、绢布)
四、制作过程(ppt)
你喜欢小朋友手中哪把扇子?你知道这些扇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吗?(只选一个制作过程让学生说说,剩余的看一遍了解怎么做)。
五、学生制作
比一比谁做的最快,和这些扇子比一比你的创意新颖吗?
六、教师巡回指导
七、展评
八、拓展:回家后和小朋友或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,看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装饰小扇子。
|
|
||
板书设计
|
板书设计:
小扇子
扇汗
华盖
障扇
|
|
||
练习设计
|
|
|
||
教学后记
|
|
|
- 下一个:认识梯形(黄维敏)